严格来说,这已经不能称之为贝老的“家”,而是“故居”。贝老已故是其一,其二该物业已于去年被挂牌出售,也许目前已经售出......
不过该文很好地激起了设计之旅炒一次冷饭的欲望。在上一次文章的基础上,补充一些内容和一个视频。有关贝老的内容,想必大家是喜闻乐见的。贝老的故居位于纽约曼哈顿上东城,是一栋联排别墅,有四层楼高和一个地下酒窖,总面积约为427平方米。周围绿树成荫,既能看到青翠的萨顿广场花园,还可远眺东岸和远处的罗斯福岛。该别墅建于1899年(为什么国外的房子总是这么禁住?);1973年贝聿铭夫妇从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的堂兄手中,买下这栋位于纽约曼哈顿上东城Sutton广场11号的联排别墅。相关资料显示,当年贝老入手时价格为21.5万美元。贝老在买下别墅后,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。从结构布局,到室内装饰,都由贝老亲自完成设计和落地。因此,这个别墅其实也可以看作是贝老从建筑到室内设计,一个完整的“全案”项目作品。
历时将近一年的改造完成后,贝聿铭夫妇一直居住在此,直到去年去世。
同时这间住宅不仅是贝聿铭生活的居所,也是贝聿铭的私人工作室,许多目前已经享誉全球的作品,都曾在此宅内完成。从这点看,此别墅更是意义非凡。
“让光线做设计”,是贝老最重要的建筑理念和标签。这一点在他的私宅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每一层楼都设计有大大的落地窗,走进室内光线充足,让人感觉非常舒适。
贝老与卢淑华夫妇,时常会在此举行的家庭聚会,客人有大提琴家马友友、画家赵无极、前国务卿基辛格(Henry Kissinger)等,这样的成功人士。
作为闻名世界的建筑大师,贝聿铭夫妇自然也会进行艺术品收藏。
该别墅内艺术品众多,包括赵无极、Jean Dubuffet、Willem de Kooning、Franz Kline等,知名艺术家的雕塑和画作,近60件艺术作品。△ 李可染为贝老62岁寿辰而创作的《不老松》,1979年作据悉,这些艺术品也已经和别墅一起进行展出和拍卖,总值预计超过2500万美元----远远高于别墅被出售的800万美元。
△ Jacques Lipchitz作品《弹吉他的男人》,1925年作△ Willem de Kooning作品《棕与白》,约1947年作△ JEAN DUBUFFET作品《手推车》油彩画布,1964年作△ Barnett Newman 《4,1950》,1950年作这栋承载了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,长达45年工作和生活痕迹的私宅。最终落得被挂牌出售,无疑是非常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!
△ 贝老与卢淑华夫妇在纽约家中,约摄于1970年代